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和”文化
金元特质文化
行为规范
员工天地
文艺沙龙
书画摄影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艺沙龙 > 正文
以镜头为刃 破历史之殇
发布时间:2025/7/30 10:36:46

黔北电厂 申鑫

在光影交错的荧幕前,我随着《南京照相馆》的故事,回溯至1937年那个至暗的寒冬,南京城在战火中呻吟,生命如风中残烛般脆弱。电影将南京大屠杀这段沉重的历史,以一种细腻且震撼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可以于方寸光影间,窥见那段山河破碎、血泪交织的岁月。

以小见大是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借一家小小的“吉祥照相馆”,折射出南京大屠杀的全貌。“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家照相馆,便是那片知秋的落叶,从它的兴衰变迁、人物命运起伏中,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苦难与挣扎。照相馆里,有怀揣摄影梦想的学徒、憨厚朴实的邮差、饱经沧桑的老板,他们本是乱世中平凡的蝼蚁,为生活奔波,怀揣着最朴素的希望。当冲印出日军屠城的罪证底片时,他们的做法让自己的命运被改写,平凡人站出来,成为历史真相的捍卫者。“见义不为,无勇也”,英雄不是生来无畏,只是选择勇敢,普通人在生死存亡的抉择面前挺身而出便是英雄!他们用微薄之力扛起了正义的大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铁证。

片中日军强迫百姓拍摄“亲善照”的情节,令我印象深刻。侵略者妄图用虚假的影像掩盖血腥暴行,用镜头前的“和谐”掩盖屠刀下的罪恶,其行径令人发指。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那些被强行拉进镜头的百姓,眼神中的恐惧与绝望,成为戳穿谎言的利刃。与之相对,照相馆众人拼死守护的真实底片,才是历史的真面目,那一张张照片,是对侵略者罪行最有力的控诉,是民族伤痛的深刻印记。

影片落幕,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脑海中“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诗句反复回响,那是对这场浩劫最沉痛的注脚。走出影院,外面车水马龙,一片祥和。但电影中的画面仍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与现实的繁华形成强烈反差。那一刻,我无比庆幸自己生在现在的中国。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安宁,可这个世界并不和平,在各地,局部冲突依旧不断,战争的阴霾从未彻底消散。这让我不禁反思,我们是否真正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是否时刻铭记历史的伤痛,以史为鉴,避免悲剧重演?就像魏征所告诫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和平时期,我们更应保持警醒,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历史虽已远去,但伤痛不应被遗忘,先辈们的抗争与牺牲,不应被时间的洪流淹没。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与挑战,都坚守正义,捍卫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泱泱华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热血铸军魂 铁肩担使命 [07-30]
成长之“班”与“班” [07-29]
薪火百年 信仰不灭 [07-29]
忆红枫电校 [07-29]
夏之韵 [07-29]
听夏 [07-29]
画不出的云 [07-29]
雨落时归处 [07-29]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