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溪运营 王友飞
从校园步入职场已经一年了,如今回想起来,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感慨。上学时,清晨的阳光穿过窗户洒入教室,伴随着粉笔灰的闪烁;而会议室的晨光,却常常混着咖啡的焦香。从拿着书本冲进教室,到拎着早餐坐上公车,这些藏在日常生活里的转变,一点点地拼凑出了成长过程中最真实的模样。
上学时,时间像是被精准切割的蛋糕,课程表上的排布已经框定了每分每秒。早读琅琅的读书声、课间十分钟的嘻戏喧闹、下晚自习后路灯下拉长的影子,都带着规律的节奏。那时候总是盼着快点下课、快点放假,就好像自由是藏在时钟后面的糖。而工作后的时间像流动的沙,打卡机记录下了起点和终点,期间的八小时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加班的灯火照亮了前行的路,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开始把“有空吗,聚聚?”换成“等你不忙的时候再聚聚”,原来长大后的时间,要先分给责任,再留一点点给热爱。
上学时的友谊很简单,是一起戴一副耳机听歌的瞬间,是上课时桌子下的悄悄话。而办公室的关系更像搭积木,在讲究平衡和分寸中,藏着协作的智慧,工作遇到困难时,一句 “我来帮你看看” 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汇报工作时方案的细细斟酌,是对整个团队成果的负责;聚餐举杯时的真诚笑意,是对并肩作战的感恩,亦是对团队情谊的呵护。心中事或许不会和同事全盘倾诉,就像日记本里有些句子需要锁进抽屉,也正因如此,当遇到能听懂你耳机里旋律的人时,这份共鸣就显得格外的珍贵。有在午休时的闲聊一刻,有加班后一起吐槽又互相鼓励的瞬间,这种在协作中滋生的友谊,更加的难得可贵。
上学时,作文里的“我的理想”,总是写得闪闪发光。想当科学家去发明创造,想当作家去写出世界的面貌,想当医生去治愈所有的病。那时的梦想像气球,遇到点风就能飘向远方,从没想过风会有多大。工作后的梦想开始落地,变成了“这个月的工作任务如何完成”,“年底想攒够旅行的钱”,“什么时候有时间和亲人聚聚”。它们不再写在作文里,而是藏在了自己的心里,偶尔抬头看见月亮,还是会想起当年那个说要“摘星星”的自己,只是现在懂得,能安稳接住生活的人,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从校园的路到工作的路,像是走过了一条长长的隧道。我们失去了一些莽撞与心气,却得到了风雨来临时遮挡的大伞;少了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却多了一些脚踏实地的勇气。那些曾经以为迈不过去的坎,后来都成为了成长路上的一块块垫脚石;那些拼命想要去挣脱的束缚,如今都成了回头看去时的感慨。或许成长就是这样,一边在告别过去,一边又在拾起回忆。在以后的时光里,我们得把自己活成清晰的样子。就像当年的我们,永远想不到,如今的自己,会在某一个加班的夜晚,突然想念起教室里那个阳光正好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