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电厂 姚昌纪
当下,“违规吃喝”备受关注,甚至让部分人谈“吃喝”色变,将“吃喝”与“违规吃喝”混为一谈。需明确的是,禁止的是“违规吃喝”,正常饮食交流合理合规,关键在于“违规”二字。
要杜绝“违规吃喝”,首先得清楚其定义。违规吃喝指违反规定接受、提供宴请,如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公款宴请、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以及违规组织、参加公款支付的宴请等,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行为。
禁止“违规吃喝”,乍看要求严苛,实则是对我们的保护。今年六月份和七月份廉政学习资料中的三起案例,均因“违规吃喝”致人醉酒死亡,参与者受到了经济赔偿与行政处分。“违规吃喝”危害巨大,从个人层面看,易使人在酒桌上放松警惕、丧失原则,被人利用。从社会层面讲,破坏公平公正,让权力行使出现偏袒,使守规者遭受不公。
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并非只涉及公职人员。项目承包商宴请验收人员、投标人员宴请招标人员、燃煤供应商宴请收煤人员等均属“违规吃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宴请者必有诉求。监督人员更要以身作则,既监督他人,也严格律己,不接受被监督对象的宴请,更不能为影响他人公正履职而宴请别人。
违规组织、参加公款宴请是以公谋私,用公家的钱徇私人之情,此类事件时有发生。遇到此类事件,我们要坚决拒绝,避免卷入“违规吃喝”的漩涡。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借机大吃大喝,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体现,破坏社会风气,违反厉行勤俭节约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违规吃喝”如毒瘤,侵蚀个人原则与社会公平。我们要深刻认识其危害,坚决向“违规吃喝”说“不”。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原则底线,不为口腹之欲和利益诱惑所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