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清洁能源公司 杨罗
在火电厂轰鸣的设备与不息的电流间,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手握扳手能解设备“病痛”,面对图纸可寻系统“脉络”,无论酷暑寒冬、白昼黑夜,始终以团结为盾、以勤劳为矛,守护着这座新建电厂从蓝图走向现实的每一步。织金清洁能源公司电热检修部主控班——一群用汗水诠释责任、用协作书写担当的电力人。

拧成一股绳的团结 是攻克难题的底气
在主控班组,“我们”永远比“我”更有分量。有一次机组检修进入关键阶段,锅炉、汽机、电气多个系统同时出现待处理缺陷,任务重、时间紧,每个人的肩上都压着沉甸甸的担子。负责锅炉部分的王仁杰前一天还因腰疼直不起身,大伙都劝他多休息几天,他却摆摆手:“这点疼不算啥,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我歇着心里不踏实。”第二天一早,他却准时出现在现场,绑着护腰带爬上爬下,逐项排查锅炉管道的隐患,额头上的汗珠混着油污往下淌,却从没喊过一声累。
正是这份“不把自己当外人”的默契,让班组里的每个人都拧成了一股绳——同时有人主动分担小王的部分工作。而这份团结,更藏在细节里的温暖中。赶上设备突发故障,中午或傍晚加班成了常事,常常一忙就忘了饭点。但没人会因此饿肚子:负责收尾的员工刚说一句“还得半小时”,早走的同事已经默默在群里问“谁没吃饭?我顺路带几份回来”;有时食堂过了饭点,老师傅就带着大家到外面去“开小灶”。“别饿着”三个字,说起来简单,却成了班组里心照不宣的约定,让忙碌的日子里多了份踏实的暖意。
熬得出深夜的坚持 是精进技能的执着
“忙不是懈怠的借口,累更不是停步的理由。”这是班组里常说的一句话。即便白天在现场奔波十几个小时,晚上的技术学习会也从未间断过。所有人的图纸上画满了标注,调试记录被翻得卷了边,每个人都带着白天遇到的问题来讨教、分享。从新设备的原理到系统联动的逻辑,从调试中发现的细节缺陷到运行规程的提前推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常常讨论到深夜。有人带着一身疲惫赶来,却在讨论中眼里泛起光;有人白天刚处理完棘手的调试问题,晚上就把经验整理成笔记分享给大家。没有一人缺席,没有一句抱怨,因为我们知道,只有不断学习、共同进步,才能在电厂正式运行时“拿得出、顶得上”。
如今,随着机组点火成功的那一声轰鸣,我们知道,这座新建电厂的“心脏”已开始跳动。在主控班组,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为梦想铺路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的誓言,只有为正式运行蓄力的行动。正是这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这份“轻伤不下火线、再累也要精进”的勤劳,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步推动着电厂从建设走向投产。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带着这份初心,继续在调试一线书写属于主控班组的故事,让“团结”与“勤劳”的底色,在这座新生电厂的成长画卷中愈发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