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头条回顾
金元要闻
经营动态
媒体报道
综合信息
一线风采
公告栏
本网推荐
金元视频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风采 > 正文
风雨兼程筑丰碑 匠心热血写华章
发布时间:2025/7/23 9:45:26

织金清洁能源公司 邓颖康 史凡莉

2023年1月的冻雨抽打着群山,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2×660MW)工程部的车在织金县前进村的盘山道上碾出两道深褐泥痕。齐维祥摇下车窗,看见寒雾中若隐若现的荒坡——山风卷着冰碴扑进领口,远处工程指挥部的彩旗正猎猎作响。

昔日的技术管理规范已换成沾着红泥的勘探图纸,彼时的织金清洁能源公司厂区,荒山连绵、道路泥泞,临时驻地是村民闲置的房屋,2~4人挤一间房,三餐自行生火做饭,条件艰苦,生活困难。但齐维祥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荒芜:“这里要建的是清洁能源的未来!”

众志通天堑 信念筑宏图

真正的考验在4月来临。厂区截洪沟工程迫在眉睫,但运煤路尚未打通,材料运输需绕行乡道,耗时翻倍。“汛期不等人!”齐维祥白天协调车辆分流,深夜冒雨督战。暴雨倾盆的夜晚,他打着手电站在泥泞中,雨水顺着安全帽檐成串砸下,沙哑的嗓音穿透雨幕:“争分秒,抢晴天,斗雨天,我们在汛期前一定能成功把截洪沟打通,”他的声音是那么的铿锵有力。

工友们回忆:“他的雨靴从未干过,裤腿永远糊满泥浆。”

7月10日,截洪沟如期贯通。整条截洪沟宛如新铸的钢铁巨龙,在厂区侧划出一道银亮的弧线。在齐维祥的回忆中,白+黑”“5+2”的作战模式依然历历在目。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凝聚众人智慧便能创造奇迹,正如齐维祥的工程日志中写道:“荒山无路,但人心可开路。”

智勇穿迷障 铁肩筑长城

如果说截洪沟是厂区的“血管”,边坡治理便是守护生命的“脊梁”。2023年6月,监测单位传来红色预警:西北侧山体位移超限,百余户村民危在旦夕!

“事关民众安危,一刻也不能耽搁!”齐维祥抓起安全帽冲出门,一边上报险情,一边组织撤离。那一夜,手电光束在漆黑山路上织成光网,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天际,年轻干部嘶哑的呼喊声与雨点击打篷布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夜曲,他们争分夺秒,天亮前成功将一百多号村民转移至安全地带。

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国家电投集团挂牌督办的“5-5边坡坍塌”治理中,59根抗滑桩需穿透复杂岩层,24550米锚索要在雨季铺设。齐维祥的笔记本写满专家论证要点:“裂隙水处理方案”“浇筑温度控制”……密密麻麻的施工方案记录、星罗棋布的安全检查标注,着力抓好具体措施的精细落实,让专家论证要点落地生花。

2024年6月,最后一段网格梁浇筑完成。他轻抚护坡,仿佛安抚一位老友:“这座山,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匠心淬精品 热血筑丰碑

2023年8月,织金项目迎来关键一役——运煤路未通,搅拌站建设却已箭在弦上,主厂房建设也进入关键时期,刻不容缓。齐维祥站在泥泞的工地上,望着堆积如山的钢构件,眼中闪过一道锐光:“工期要抢,质量更要硬!咱们给‘时间’也上一把卡尺!”

他带着团队与施工单位泡在工地,将施工方案精确到小时,抢晴天、战雨天、昼夜“车轮战”,克服了雨季施工、地质结构复杂多变等困难,30天内完成运煤路最难路段23根抗滑桩施工,在项目正式开工前成功打通运煤路。

在主厂房建设中,他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智慧,将109项危大工程分解为“责任田”,每周发布风险清单。烟囱施工时,他要求安全员“数着钢筋层数盯浇筑”,176天零事故封顶的纪录背后,是2000多张巡检照片和43本写满批注的施工日志。工友见他眼窝深陷却目光灼灼,感叹:“老齐啊,眼睛里有簇火苗,掌心总像攥着一股劲。”

2024年,运煤路通车时,齐维祥站在高处远眺。载着490吨发电机定子的车队蜿蜒前行。为这趟“大件之旅”——他带队对30多处弯道进行毫米级勘测,历时三个月反复校准每处转弯半径。按照工期节点顺利完成,确保了“锅炉大板粱”和“发电机定子”顺利运送到厂区。

匠心传薪火 后浪启新程

深夜的办公室里,齐维祥正为新员工分享工作经验。窗台上,一盆绿萝在灯光下舒展枝叶。他说道:“在你们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我想送上三把开启成长之门的金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自主学习的火焰”。他举起满是批注的《热工检修规程》,书页间夹着三十七张泛黄的热工图纸:专业知识不是被动填鸭的饲料,而是需要主动采撷的甘霖。想象你们正在为职业生涯的大厦浇筑地基——每份技术文档都是钢筋,每条操作规范都是混凝土。在即将到来的调试黄金期,希望你们像海绵吸水般主动钻研工艺流程,像匠人打磨玉石般细致推敲技术要点。记住:今天主动积累的每个知识点,都是未来独当一面的底气。

第二把钥匙是“叩问求索的勇气”。学习路上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错失的成长机遇。他打开手机相册,展着刚入厂时自己蹲在阀门旁请教师傅的照片:“老师傅布满老茧的双手里,藏着能让机组起死回生的密码。所以,当遇到困惑时,请勇敢地敲开他们办公室的门,一个真诚的提问,可能抵得上三天苦思。”

第三把钥匙是“脚踏实地的匠心”。他突然起身走向工具柜,取出的劳保手套在灯光下展开,像一幅浸透时光的卷轴——掌心机油凝成的琥珀色斑纹里,隐约可见14年热控技能比武的日期刻痕;虎口处磨破的三层补丁,叠印着不同年代的绝缘胶布;食指关节位置的灼痕,还残留着某次抢修时飞溅的焊花温度。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试运机组的轰鸣,震得窗台上的绿萝新叶轻颤。他轻轻将手套推向年轻人们,十来个年头的油污在灯光下泛起彩虹般的光晕:“去创造属于你们的裂纹吧,但请记住——最好的补丁,永远是在数万次实战锻炼中磨炼出的茧痕。希望你们在调试现场,也能用这样的手套接住前辈的温度。”

黔山铸丰碑 灯火耀未来

齐维祥的成长轨迹,展现了他从技术尖兵到工程建设者的跨越历程。黔西电厂的十年淬炼中,他由热工新锐蜕变为部门支柱,用数千个深夜铸就“劳动模范”的金字招牌;转战织金项目战场后,他化身开路先锋,以“钉钉子精神”在荒山峻岭间凿通发展动脉,为新型能源基地奠基。

他的成长,是扎根精神与破局智慧的融合。在黔西,他将设备故障转化为技术突破的跳板;在织金,他把复杂地貌锻造成团队攻坚的熔炉。从精密仪表的毫厘之争到战略版图的擘画运筹,从单兵突进到统帅工程大局,他始终秉持着“扎得深,立得稳”的信条。

如今织金基地已初步成型:蓄洪截流系统构建生态屏障,错落护坡编织安全经纬,核心厂房擎起能源脊梁。这些不仅是凝固的丰碑,更是流动的创新基因。齐维祥常以“桩基哲学”激励团队:“每根地桩都是能源密码,每个基坑都在孕育双投传奇。”

他是谋定后动的工程师,亦是冲锋在前的旗手;既有师者传道授业的严谨,亦含战友并肩奋战的温情。泥浆的工装与写满批注的蓝图,无声诠释着“劳模”的真谛;刮痕密布的安全盔与浸透油渍的工作日志,默默镌刻着“领导”的筋骨。所谓“劳模”,不过是将每滴汗水化作基石的信仰;所谓“领导”,不过是危急时刻以身躯构筑防线的担当。几百个日日夜夜,齐维祥便是怀着这一份信仰和担当,坚守在这边土地上,而这片曾经荒芜的山川,也终将因这样的坚守而灯火璀璨。

步履量山河 诗行镌时代

山风掠过新栽的树,裹挟着机械轰鸣声。齐维祥扣紧安全帽,再次踏入工地。他的轮廓在晨曦中晕开,如群山中万千身影的缩影——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汗水浇筑梦想,在时代经纬间刻下新时代劳动者的诗篇。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一次开机 一堂大课 [07-17]
聚焦全员赋能强根基 铆足蓄力前行促发展 [07-17]
0.6千帕的火焰:先锋用坚守映照初心 [07-16]
当“热”与“凉”在光伏场相遇 [07-16]
“四个零”竞赛三连冠 筑牢安全生产双防线 [07-16]
金师傅的“金点子” [07-11]
从10%突破看小水电逆势突围 [07-11]
茶园电厂A修现场直击:隔离 [07-11]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