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和”文化
金元特质文化
行为规范
员工天地
文艺沙龙
书画摄影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艺沙龙 > 正文
当真相成为被操纵的幻觉
发布时间:2025/7/28 16:36:46

黔北电厂 吕建权

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地轰炸我们的眼球,“网友判案”“微博判官”各种现象更是数不胜数。在剪辑与Ai技术盛行的如今,让人不禁想到,亲眼所见,就一定是真实吗?

电影《恶意》就很好的探讨了这一点,故事的开始就充满了悬疑,网红与护士一起出现在同一个案件,足以在信息时代吸引所有人的眼球。这部影片以不同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我们所以为的客观现实,往往只是被精心编排的主观叙事。当镜头切换、视角转换,同一个事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你所认为的正义,在网络上做出的正义举动,就是正确的吗?

《恶意》最令人不安的启示或许在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靠的叙事者。电影中的角色并非刻意撒谎,他们真诚地相信自己的记忆和判断,这正是问题的核心。影片逼迫我们面对一个令人不适的可能性:也许我们对真相的了解,远不如我们以为的那样确凿。

电影将一项案件的层层反转展现在我们面前,更体现了在数字时代,断章取义的可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网络暴力摧毁的不仅是具体受害者,还有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和文明质地。当我们纵容恶意在虚拟世界蔓延时,伤害的却是现实世界的无辜者。

面对网络暴力的蔓延,简单的技术管控或道德呼吁都显得苍白无力。在网络发言时,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ID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人,每条评论都可能对他人造成真实的影响。毕竟,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沉默可能成为最大的共谋,而善意才是最后的救赎。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守护每一度电的温暖 [07-28]
细微处见担当 数据中守初心 [07-28]
盛夏青春 [07-28]
新生 [07-28]
学党章强信念 践初心担使命 [07-28]
致十八岁的纸飞机 [07-28]
炽烈燃烧 再从余烬中更生 [07-28]
从息烽烽火到时代潮头 [07-28]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