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电厂 何俊霖
作为一名黔西电厂电热检修人员,我每天的工作轨迹,都围绕着那些轰鸣的设备、密布的电缆和闪烁的仪表盘展开。在很多人眼里,电热检修或许是份“不起眼”的工作,但对电厂而言,我们就像设备的“医生”,用扳手拧紧安全的螺丝,用万用表丈量电流的脉搏,用日复一日的责任心守护着机组稳定运行的每一分钟。
在“细”字上较真,把好设备健康关
热工系统是电厂的“神经中枢”,哪怕是一颗松动的接线端子、一处细微的绝缘老化,都可能埋下隐患。日常巡检时,我们习惯带着“放大镜”工作,爬上几十米高的吸收塔平台检查热控元件,脚下是悬空的钢格板;蹲在闷热的电缆沟里排查接地故障,头顶电缆像密集的藤蔓。
有一次,风机油站控制回路启动不了,我们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排查。从电源开关到电缆插件,把回路拆成小单元,每个节点都反复测了三遍。有人想直接换模块省事,大家却觉得“细不下来就可能留隐患”。直到傍晚,才发现是接触器触点氧化导致接触不良。用砂纸磨去锈迹后,回路接通,油站正常启动。虽手指磨红、汗混着油污往下淌,但看着稳定的参数,那份“每个细节都没白抠”的踏实,比什么都值。
在“急”字上担当,筑牢应急保障线
检修工作的时钟,常常被“紧急”两个字拨快。去年夏天,有一台机组脱硫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必须及时修复。
接到通知时,我们正在吃午饭,“走!”班长话音未落,大家已经抓起工具包往现场跑。拆解、检测、更换部件……汗水顺着安全帽带往下淌,后背的工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经过2个小时的连续奋战,设备恢复正常的那一刻,同事之间的相互鼓励,让我们内心无比高兴。对我们而言,“闻令而动”不是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快速响应,都在为机组的安全稳定“抢时间”。
在“学”字上发力,提升岗位硬本领
随着电厂设备不断升级,新的控制系统、智能巡检装置陆续投用,这对我们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之余,我们把休息室变成“学习角”,老师傅带着我们看图纸、讲原理,年轻同事分享新设备的操作技巧,遇到难题就一起查资料、做实验。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到现在的DCS系统,我们深知: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跟得上设备的“进化”速度,才能在关键时刻“拿得出、顶得上”。
基层的工作或许平凡,但每当看到千家万户亮起的灯火,想到我们检修的设备正在为社会输送清洁能源,就觉得这份平凡里藏着不凡的意义。作为电热检修一线的一员,我会继续带着这份对岗位的敬畏心、对安全的责任心,在日复一日的检修工作中,守好自己的阵地,让每一度电都带着我们的温度,照亮更多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