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席沿沿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入职燃料部已两年有余。回望这两年多的燃煤之路,仿佛一场充满挑战与收获的奇妙旅程,从对燃煤统计与结算工作的懵懂生疏,逐步成长为能够独立完成全流程操作的“行家里手”。这段成长历程,不仅让我掌握了专业技能,更让我深刻领悟到燃料工作在电厂生产链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初到燃料部时,面对合同条款里复杂的计价标准和结算单上令人眼花缭乱的煤质数据,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经常被繁杂的细节弄得手忙脚乱。每一项工作都像是一座难以攀登的山峰,让我心生畏惧。然而,师傅的出现,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燃料是电厂的口粮,结算统计就是给口粮算账,算错一分钱和记错一个数,都可能影响成本控制和生产计划”,这是师傅经常在我耳边念叨的,这句话如同警钟般时刻在我耳边敲响,让我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师傅带着我从合同签订时的条款核对学起,每一个条款都像是一个密码,需要我们仔细解读。他耐心地教我如何结合煤质化验结果精准计算结算金额,如何规范编制统计报表。他反复强调“制度是底线,流程是保障”,让我明白只有严格遵守制度和流程,才能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记得有一次结算燃煤费用时,我因为粗心大意忽略了合同中“硫分超标扣款”的条款,导致结算金额出现了偏差。当我发现错误时,内心充满了恐惧和自责,害怕会受到师傅的批评。然而,师傅并没有责备我,而是拿着合同,一条一条地给我讲解,带着我重新核对化验单数据,手把手地教我修正公式。他语重心长地说“犯错不可怕,怕的是不明白错在哪,更怕下次还犯”。从那之后,我便养成了核对合同条款、核对化验数据、核对计算逻辑的三核对习惯。每一次核对,都是对自己工作的一次审视,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两年来,我不仅掌握了数据核对、结算账目这些实打实的本事,更被师傅身上那股子职业劲儿深深打动。师傅总是说,燃料工作得攥紧账要算得明明白白、成本要控得严严实实、供应要保得稳稳当当这三个“硬杠杠”。在日常工作中,师傅始终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三个“硬杠杠”。
如今,我已经能够独立处理日常结算与统计工作,也具备了在报表中发现潜在问题的能力。然而,我深知燃料工作没有“终点”,新的煤种、新的计价方式、新的市场变化都可能带来新的挑战。就拿新煤种来说,不同的煤种具有不同的特性,其发热量、硫分等指标都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调整计算方法和结算标准。新的计价方式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适应。市场变化更是变幻莫测,煤炭价格的波动、运输成本的变化等都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影响。
未来,我会继续以师傅为榜样,把“严谨”刻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在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核算中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新的挑战。我会努力成为一名能“算清账、控好本、保好供”的燃料人,为电厂的稳定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燃料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我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