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曾晋安
火,自远古时代划破黑暗,点燃人类文明的曙光,便成为贯穿人类历史的永恒力量。作为黔北电厂的一员,我每天穿梭于机组之间,深刻感受到这份工作不仅是对火的守护,更是对人类掌控能量智慧的传承,承载着时代赋予的使命。
文明之火:点燃人类进步的起点
在史前时代的蒙昧长夜中,第一簇人造火苗的跳动,堪称改变人类命运的里程碑。它驱散了洞穴的黑暗,让远古先民得以在寒夜里围炉而居;它软化了坚硬的矿石,催生了青铜器与铁器的锻造技艺;它更成为部落凝聚的精神图腾,让分散的个体得以聚族而居,孕育出最初的社会秩序。从北京周口店洞穴中残留的灰烬层,到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传说,火始终象征着人类突破自然束缚的智慧与勇气,见证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每一步。每当我走进厂区,看到锅炉中熊熊燃烧的火焰,仿佛能看到人类文明的延续,那跳动的火苗,是对火的传承,也是对能量的掌控。
工业之火:驱动现代社会的引擎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火的能量被人类以全新的方式利用,火力发电应运而生。蒸汽机的轰鸣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火电厂的烟囱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火电以其稳定、高效的特点,点亮了城市的万家灯火,驱动了工厂的机器运转,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里,火电作为能源供应的主力军,支撑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跨越。在黔北电厂工作的日子里,我亲眼见证了火电的辉煌。每一次机组的平稳运行,每一次电力的稳定输出,都让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这里不仅是能源的枢纽,更是无数普通员工用汗水与智慧守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阵地,我为自己能参与其中感到无比自豪。
转型之火:新能源时代的稳定基石
在新能源装机量突破 14 亿千瓦的今天,火电正经历从“主力能源”到“调峰尖兵”的角色蜕变。在风停云遮、新能源发电不足的时刻,火电以其灵活的调节能力,迅速启动,确保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默默守护着城市的光明。我们的日常工作也随之转型:过去关注“满发超发”,现在钻研“深度调峰”;曾经追求“负荷稳定”,如今苦练“快速响应”。每一次成功应对电网需求的变化,我都为自己能在能源转型中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骄傲。火电早已不是“老旧落后”的代名词,而是与时俱进、日益智能、日益绿色的重要能源形式,正迎来一场技术与理念的深刻变革。
使命之火:新一代火电人的坚守与创新
作为黔北电厂的一员,我深知火电行业的转型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国家电投“风光无限”的愿景,不仅是发展清洁能源的号召,也是对火电优化升级的要求。黔北电厂正在推进技术改造,提升效率、降低排放,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专业技能的决心。从学习锅炉运行原理到掌握调峰操作技术,我每天都在钻研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每一次参与设备检修、每一次完成复杂调度任务,都能感受到职业的自豪与使命的召唤。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不仅能胜任当前的工作,还要为火电厂的绿色转型贡献智慧。国家电投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专业与坚守去实现。
站在能源革命的十字路口,火的形态在变,但其作为文明动力的本质未变。从史前篝火到智能电厂,人类对火的掌控史,就是一部不断突破边界的创新史。作为新时代的火电人,我们既要做传统能源的守护者,更要成为绿色转型的开拓者。当万家灯火在暮色中次第亮起时,我知道,那其中有我守护的光,也有所有火电人传承的热——这团火,曾照亮过去,正在温暖现在,更将指引能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