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水电厂 刘谷雨
六月的骄阳,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炉,炙烤着大地。当城市中的人们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当孩子们在泳池中嬉戏度夏时,在远离喧嚣的沙坝电站110kV升压站内,两位特殊的“战士”——电力预试人员,正头顶烈日,脚踏热土,与高温和高压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他们的战场,是林立的钢铁设备之间;他们的使命,是为电压互感器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确保这条“电力大动脉”的健康与畅通。
酷暑“烤”验:钢铁森林中的汗水交响曲
清晨的阳光尚有些许温柔,但对于预试班的成员们来说,这短暂的“舒适”很快就会被无情的酷热所取代。今日的任务,是对沙坝电站110kV升压站的电压互感器进行预防性试验。工作负责人老彭,一位经验丰富的预试工程师,正带领着他的徒弟小刘,穿戴好全棉长袖工装、绝缘鞋,戴上安全帽,走向那片被阳光直射的试验场地。
升压站内,巨大的变压器和断路器在夏日的热浪中发出低沉的嗡鸣,空气似乎都因高温而扭曲。“今天估计地表温度得有五十多度了,注意防暑,水要喝够!”老彭一边检查着安全围栏的布置,一边大声提醒着徒弟。
汗水,是这场“烤”验中最直观的印记。安全帽的内衬早已湿透,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滚落,砸在发烫的设备外壳上,瞬间蒸发。浸湿的工装紧紧贴在后背,勾勒出他们忙碌的身影。搬运沉重的试验仪器、布置复杂的试验接线,每一个动作都比平时更耗费体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最简单的操作,也变得异常艰难。蚊虫似乎也格外“青睐”这些辛勤的劳动者,不时在他们裸露的皮肤上留下红肿的“勋章”。
精益求精:“电网医生”的严谨与担当
电压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测量和保护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预防性试验,便是提前发现潜在缺陷、排除故障隐患的关键手段。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工作票已许可,现场已验电接地,安全措施布置完毕!”随着工作许可指令的下达,试验正式开始。在正式对电压互感器进行“诊断”前,一系列繁琐而严谨的准备工作早已完成。从领取工作票、勘察现场、核对设备铭牌,到将一台台精密的试验仪器搬运到位,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预试人员的细致与汗水。在高温下,这些本就繁重的准备工作,更像是一场体能与意志的预热赛。
“开始测量A相绝缘电阻!”随着指令发出,他的徒弟小刘熟练地操作着绝缘电阻测试仪。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眼神却异常专注,紧盯着仪表的指针。电压互感器的试验项目繁多,包括绝缘电阻测试、变比测试、直流电阻测量等等。每一项试验,都需要精确连接数十根甚至上百根导线,在狭小且闷热的设备间隔内,穿着厚重的工装完成这些精细活,其难度可想而知。汗水模糊了视线,他们就用手背擦去,继续一丝不苟地操作。
即便是在停电检修状态下进行预试,对高压设备的敬畏之心也时刻不能松懈。高温容易使人疲劳,注意力下降,但他们深知,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试验数据的偏差,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他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专注,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每一个数据都真实可靠。
阳光愈发毒辣,设备外壳的温度高得烫手。预试人员们轮流操作,相互提醒,确保安全。厚重的工装虽然能提供一定的防护,但也像一个蒸笼,将热量牢牢锁在身体周围。间或吹来的一阵热风,非但带不来丝毫凉意,反而更像火上浇油。但没有人叫苦,没有人退缩,只有仪器发出的轻微蜂鸣和他们之间简短有力的工作指令在空气中回荡。
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奋战,各项试验数据终于采集完毕。拆除接线、整理仪器、清理现场,这些收尾工作同样在高温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他们脱下安全帽,摘下被汗水浸透的手套时,脸上是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完成任务后的踏实。
然而,工作并未就此结束。回到相对凉爽的办公室,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中。每一个数据点都需要仔细核对、计算,并与历史数据和标准进行比对,最终形成一份详尽的试验报告,准确评估电压互感器的健康状况。“太好了,所有数据都在合格范围。”老彭对着电脑屏幕,和小刘讨论着分析结果。这份报告,将成为设备运行维护的重要依据。
炎炎夏日,当我们在享受电力带来的便捷与舒适时,或许很难想象,有这样一群人,正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烤”验,用他们的专业和汗水,守护着电网的安全。他们是平凡的劳动者,也是不平凡的“光明使者”。每一次精准的测试,每一次隐患的排除,都是对黑暗的宣战,都是对万家灯火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