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电厂 张明
在我们的发电企业,谈得最多的是习惯性违章,特别是发生事故分析原因时,常常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习惯性违章这一“专业名词”已深深扎根于电力企业员工的心中。然而,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常常伴随我们的是一些遵章的行为。正是有这些习惯性的遵章行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得以有序地进行,安全生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发生事故的几率才因此大大降低。可以这样说,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99%以上的是遵章的行为,习惯性遵章之所以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其原因就是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是顺理成章的行为,原本就该如此,才没有刻意去留意这种行为是不是“遵章”。而习惯性违章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但习惯性违章是容易引发事故的,是违反安全规律的,是违反规章制度的,这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尽量使习惯性遵章的比例越大,违章行为尽可能的减少,是我们发电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我们不断的增多遵章的行为,让违章逐渐减少直至消逝殆尽,就能避免因为人的习惯性违章而引发事故。
所谓习惯性遵章,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让我们的行为在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之下,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习惯。让这种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性的,不需要经过思维而形成的一种本能。这种习惯性遵章的好处,就在于它不需要去思考自己所正在实施的行为是否是遵章的行为,而是自然而然的就这样去做;而一旦没有按这习惯去做时,你会感到很不习惯,很别扭。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你在行车时,靠右行就是一种习惯性遵章,如一旦你和对面来车错车时没有靠右行,抛开安全与否不论,首先你会觉得很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是并没有经过的大脑思考的,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因为它违背了你的生活习惯;你看到有起重机械在起吊重物时,你会自然而然的绕行,而不选择从重物下经过;而你如果看到有人从起吊的重物下经过时,你会觉得看起很不顺眼,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这种恐惧是你本能的反应,并非经过你的思维;当你坐上汽车的驾驶席时,你会习惯性把安全带系上,如你已经养成这种习惯,某一天你已经开车上路而忘记系安全带时,你会觉得很不习惯,缺了点什么似的,你也就会因此而尽快把安全带栓上。从上面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一旦养成了遵章的习惯,你也许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在你的一举一动中,你会很自觉的按章办事,很自然的不去违反制度。这样一来,你的人身安全就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证,出事故的几率就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养成习惯性的遵章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不无裨益的!
然而,要养成遵章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培养甚至需要强制性的措施。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是很残忍的,是需要坚强的毅力、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其中之一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所谓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本身就是一种不良习惯,这种习惯的最终结果就是逐渐养成一些坏习惯。而坏习惯一旦养成,要纠正过来就是很困难的,俗话说:学好要三年,学坏只要三天,意思就是说要养成好的习惯很困难,而养成不良习惯就要容易得多;其二就是妨碍他人的习惯,如东西随处乱放,随地吐痰,衣冠不整,披头散发,乱扔垃圾,坐姿东倒西歪等等,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初始阶段就是没有刻意去要求自己养成好习惯。这种人给人的感觉就是邋遢、随便,不修边幅。这种人做起事来也就马虎大意,随意性很强。这些生活中道理运用在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同样适用。《安全规程》、《二十五项反措》等等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其中心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不发生各种人身和设备事故。“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和各种操作中,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各种规程规定操作,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摒弃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培养遵章的习惯。在经历一段强制的痛苦过程之后,你的遵章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成为你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良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不良习惯使人处处碰壁。也只有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努力,不断坚持遵章守纪,不断“槽刻”遵章的行为,习惯性遵章的比例才会越来越大,习惯性违章的可能才会逐渐消除。
“骐骥一跃,不能千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使习惯性遵章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消除不良习惯,摒弃习惯性违章,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顽强的意志,更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但是,一旦你养成了遵章的习惯,无论你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你都会切身体会到它对安全的种种好处。你也会因此而与危险绝缘,在工作中就会逐渐消除习惯性违章,你的人身安全就能得到可靠的保障。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自觉养成遵章的习惯,企业的安全工作在一种很自然的氛围中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都是很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