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鱼不存在》,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晾衣绳上的水珠正顺着衣角滑落,像极了书中那些关于 “破碎与重生” 的隐喻。我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刚给阳台的多肉浇过水,叶片上的水珠在夕阳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恍惚间竟与书里的句子重叠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作为一个中年女人,我太懂什么是生活的裂缝了。孩子的学习、就业压力、父母日渐佝偻的背影,还有镜子里悄悄爬上眼角的皱纹,都像是命运不经意间划下的伤痕。可就像书里说的,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寻找 “完美的鱼”,而是学会凝视裂缝里的光,那些细碎的美好就会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每天清晨,我会到小区的绿茵跑道慢跑,能听见麻雀在树枝间跳跃,露水沾湿裤脚的凉意,还有远处包子铺飘来的烟火气。这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瞬间,于我而言却是生活馈赠的 “鱼”—— 它们或许不完美,甚至转瞬即逝,却真实地慰藉着疲惫的灵魂。就像书里主人公在废墟中发现的那株野蔷薇,越是艰难处,越见生命力的倔强。
前些日子,我在阳台种的薄荷开花了。淡紫色的小花簇拥在一起,散发着清凉的香气。这株被我养死过两次又奇迹般复活的植物,如今成了我书桌前最生动的风景。原来只要心怀希望,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裂缝,也能生长出意想不到的惊喜。
《鱼不存在》教会我,生活不是一场寻找完美的旅程,而是学会在不完美中发现美的修行。就像此刻,暮色渐浓,我起身去厨房准备晚饭,围裙口袋里还装着早上捡到的枫叶书签。或许明天依然会有忙不完的琐事,但我知道,只要心里住着光,再平凡的日子也能酿成诗。
阳台晾衣架上的衣服又飘荡起来了,仿佛游动的锦鲤——在生活不竭的混沌之水中,她以凡常劳作默默耕耘,耕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生机勃勃的园圃。在难以命名却真实可感的日常里,她的生命之流本身,便已是混沌深处一朵最清晰、最温暖的花。
原来这世上真正动人的存在,是那些在流水里种花的人;他们不求定义永恒,却让刹那的芳菲,盛开于奔流不息的生命长河之上。
原来,淡如苔米的寻常日子,就是生活裂缝里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