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智慧能源公司 车明静
档案载风雨,墨韵记流年!
负责公司档案工作的这些年,泛黄的纸页,记录的不仅是公司的发展,时光的褶皱里,更记录了一个兰台人的心路历程。
初识兰台:从“废纸堆”到“沉睡的宝藏”
晨光微熹,我推开档案室的门,一股淡淡的樟脑香混着纸张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防紫外线窗帘的缝隙,在密集架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些牛皮档案盒,像沉默的士兵整齐列队。
“这就是兰台?”我望着堆积如山的文件,心里嘀咕。那时的我以为,档案不过是蒙尘的故纸堆,是锈锁封存的时光标本,是静默躺卧的岁月遗骸。它们终日被锁在铁皮柜里,仿佛永远等不到被翻阅的那天。“整理这些有什么用?”我甚至偷偷给档案室起了个外号:“公司博物馆”。
直到一场暴雨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一场暴雨导致供热管道突发泄漏。现场救援组急得团团转:“这路面下埋着十几段管线,一铲子下去搞不好要出大事!”正当众人束手无策时,安监部老何突然冲进档案室:“快找2018年的管道单线(管段图)!”我在密集架间穿梭,手摇架齿轮吱呀作响,终于在某盒泛黄的图纸里翻到一张标注“废弃检修通道”的剖面图。工人们顺着这条“档案密道”完成抢修,省下百万成本。
那天,我第一次触摸到档案的温度——它们不是死去的记录,而是沉睡的宝藏。

照进心灵的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真正让我对档案改观的,是一次培训。
那日档案管理集中培训过半,我正对着投影屏幕昏昏欲睡。突然,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穿透会议室:“我们是为了不忘初心、坚持真理而来,我们的初心、真理就蕴含在这些档案之中”。画面切换到嘉兴南湖红船,讲解员指尖扫过《共产党宣言》早期译本的虫蛀边缘:“没有这些档案,我们怎知先驱者如何筚路蓝缕?”我猛地坐直身体,后颈泛起细密的战栗。那些曾被我视作枯燥数字的档案,突然化作星图上的坐标。
原来,档案可以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脉,就是通过档案、史料传承才得以延续,这难道还不够重要吗?档案工作瞬间在心里变得立体起来,犹如照进心灵的光,热爱的情绪高涨。
躬身入局:“三个一”让档案管理得心应手
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将档案管理变得有序、有趣、有章可循。
一份《档案收集整理指导手册》。档案整理归档虽然难度不高,但也颇具专业性,对于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如何解决档案管理人手不足与工程档案纷至沓来的矛盾。
建立一套收集整理的标准!关于档案管理,虽然国家已有各类档案管理的技术标准,但落实到公司后,还需要对一些更为细致的工作进行细化。于是,我仔细研究国家标准、集团公司标准,将文书档案、工程档案、合同档案、招标采购档案等档案整理要求编制成一本《档案收集整理指导手册》,将各部门职责及定期需要完成的事项列成清单,用标准来规范管理,让档案管理从无序变成有序。
一支强有力的团队。为了促进档案管理,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除公司设置档案管理员外,各部门也同步设置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本部门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到岗到人。每年对档案管理团队开展培训至少2次,通过培训增强业务技能。同时,搭建业务交流平台,通过平台适时分享档案管理中“一个好的经典做法”及“一次惨痛教训”,切实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让档案管理变得更加有趣。
一套管理机制。从培训到实践,根据《档案收集整理指导手册》,我们设计了一条档案管理“魔法链”。每季度到各部门、项目现场跟踪档案整理情况,充分加强档案的过程管理,变年底“扎堆整理”为平时“有序整理”。每年年底,收集汇总各部门档案,按照“管理有序、编目清楚、分级分类”的原则,对移交的档案完善移交清单,建立详细的归档目录,审查完备后全部编号上架,让档案管理变得有章可循。

从“纸间”到“云端”:档案管理也可以“高大上”
去年年中,集团公司一声号令,档案室掀起了一场静默的革命——我们要把堆积如山的纸质档案,搬进“云端”。公司成立档案数字化专班,抽调精兵强将专项攻坚。这场从纸页到字节的迁徙,远比想象中艰难。扫描仪昼夜嗡鸣,键盘声与手摇密集架的吱呀声交织成战歌,专班成立后的一百多个日夜,我们啃下了20万页电子档案、4000余份合同。当最后一批蓝光光盘完成刻录时,随着“滴”一声提示音,第20713份档案成功上传云端。
天色微明,档案员莫姐突然举起手机:“快看专班群!”系统管理员小车瘫在转椅上,把最后一口冷咖啡灌进喉咙,顺手截屏了数字档案馆后台数据——馆藏电子档案86.17GB,总体数字化率99.50%,100%通过真实性校验。照片里,她乱糟糟的头发和乌青的黑眼圈被同事P上一对猫耳,配文:“咱们的‘云端兰台’睁眼了!”
玻璃窗外,第一缕阳光照在手摇密集架上,那些贴着档号编码的牛皮档案盒泛起微光,像一排排沉睡多年后被唤醒的时光信使。
选择档案工作,注定没有万众瞩目,只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没有投机取巧,只有脚踏实地忍受枯燥。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埋头苦干精雕细琢。无论怎样,我已经找到此生值得我精雕、打磨的事业,我一定认真的对待每一份档案,把它们视作自己的朋友、家人,悉心地呵护、照料,让档案变得更加鲜活、有生命力,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沉淀,静静绽放,用纸香墨韵记载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