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樊庆军
2025年6月17日,黔北电厂#2机组B修现场,负责人小杨的脸色凝重。试运过程中,#2炉A球磨机振动超出预期,轴向位移竟高达0.2mm。尽管施工小组已完成大小齿轮替换和精确对中调整,可膨胀端轴承轴向振动依旧居高不下。于是,一场微米级挑战就此展开。
球磨机作为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的核心部件,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后,大小齿轮磨损严重,容易导致齿面啮合不佳,振动加剧。施工人员已严格依照检修文件包来开展工作,更换小齿轮、调节间隙并矫正对中。然而,后续测试中,膨胀端轴承轴向振动数值始终徘徊在危险边缘,维持在0.2mm。起初,大家都认为这可能是新齿轮未完全适应所致,磨合一下应该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半个月过去,其余几组参数都有所改善,但是轴向振动读数依旧顽固,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恰逢机组停运检修,班组决定成立专项小组,查找其原因并彻底解决问题。这时,班上一位老师傅的话点醒众人:“我们的疏忽或许藏在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应当之处”。后续到现场解体检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是安装膨胀端轴承座时,虽用定位销确保位置稳定,但施工人员未验证其与旋转组件的垂直关系,也就让大家忽视了以往经验的只要有定位销就能点位的观点。最终通过精密测量显示,该部位倾斜角度达0.8mm,远超0.10mm的允许最大偏差量。“有定位销为何还会明显偏离?”这个疑问浮现在所有现场检修人员的脑海中,实际上,仅靠一侧单一固定件无法实现全方位姿态纠正,施工人员又未及时发现与复查,导致转动装置在工作中承受不平衡压力分布。班组小杨懊恼地说:“我们关注齿轮配合精度时,竟忘了最基本的装配原则——保持良好垂直状态。”随即安排工作人员紧急修复、消除偏差,将轴承座装复到正确方位。机器再次启动试转时,原本困扰众人的轴向振动已悄然降至理想范围内,仅为0.10mm,整台磨机运行顺畅稳定,再无任何异常。
此次经历让全体检修人员深刻认识到,即便是轻车熟路检修过无数次的设备,也可能因在不经意的松懈细节,甚至我们认为最不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出现问题,而造成无法理解的失误,所以作为我们检修人员来说,绝不能轻视任何细微的环节。
事后大家进行分析总结,班组将经验教训形成文字条款归档至内部共享文件夹,并在部门范围内开展类似情况的学习研讨工作。正如曾经流传的一句话:要掌握机械正常运转的关键,必须洞察那些常人眼中毫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细微差别。我们也应该满怀着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自己的检修事业中去,把最不起眼的地方做到极致,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