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电厂 刘小朋
五年时光如炉膛中的火焰,炽热升腾又悄然沉淀。回望2020年7月那个初抵纳雍电厂的我,新鲜好奇如初燃的星火——新锐训练营的集结号甫一吹响,我便怀揣着对未知领域的憧憬欣然奔赴。天南地北的年轻面孔在此汇聚,仿佛星辰散落于同一片夜空。我们一同挥汗如雨,一同畅谈梦想,在营火映照下,许下郑重其事的“三五期许”——那是对未来五年自己笃定前行的无声誓言,炉火映照下,青春没有彩排,每一次心跳都校准着使命的方向。
新锐营的余温尚在,我旋即又扎进了火电检修训练营的熔炉。这里不再是纸上谈兵,课本里沉睡的公式原理,在老师傅手中苏醒,化作拆解阀门、联轴器中心复核的真实触感。最难忘的,是每月那场汗水浸透的体能考试——一千米跑道,仿佛浓缩了所有对意志的淬炼。每一次我都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冲刺在最前方,风在耳边呼啸,仿佛助燃的鼓风机。如今抚过腰间悄然增长的尺寸,才恍然,岁月在赋予我们经验时,亦悄悄留下了它温柔的“分量”,那是时光在身体里沉淀的燃料。
真正让我褪去学生青涩、体认肩上重量的熔炉,是在绥阳项目部的岁月。那是从纸上蓝图到钢铁森林的蜕变场。难忘领路人“毛老大”的刚毅果决与细腻关怀,他总能在严苛要求中透出暖意;更铭记技术导师“鸿哥”的严谨入微,他手持手电穿行于管廊间的身影,本身就是一本行走的操作规程。还有那群热情洋溢的伙伴,从工作间隙的提醒到生活点滴的照拂,情谊如焊花般在共同奋斗中迸发、凝结。安全帽下结盐霜,工装裹着疲惫身,正是这片热土,让我懂得图纸上的线条如何焊接成挺立的骨架。
回到纳雍二厂,便是沉淀与深耕的开始。我清楚地记得初识“江哥”对维护技术近乎苛刻的“不合理要求”,但是时间和设备的健康给了我答案。昔日的求知若渴,渐渐沉淀为肩上实实在在的责任。我不再满足于按部就班,主动接下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无论是对锅炉关键受热面的深入检查,还是对汽水系统阀门的棘手故障诊断。每一次全心投入,每一次挑战的克服,都如同向炉中添柴,使信念之火越烧越旺。而后,组织的目光也逐渐关注,信任转化为托付,给予我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当我站在新的起点回望,五年前新锐营火堆旁许下的那个模糊“三五期许”,竟已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中,清晰具象为眼前踏实可触的风景。
五年炉火,锻造了我的筋骨,也温热了我的心怀——成长的年轮里,刻下的岂止是个人勤勉?更是纳雍这片热土如炉膛般温暖的集体托举,是“毛老大”、“鸿哥”、“江哥”们师者匠心无声的锻打,是伙伴们同舟共济的薪火相传。下一个五年,当继续以汗水为墨,以责任为笔,在这光与热的宏大叙事里,续写属于一名锅炉工人平凡而滚烫的章节——让每一颗螺丝的旋紧,都成为时代齿轮铿锵运转的忠诚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