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洪萍 吴洪麒
作为一名每天与堆积如山的物资、密密麻麻的台账和来来往往的领料单据打交道的库房管理员,我曾一度觉得自己的工作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样的宏观要求相距甚远。但当我沉下心来认真学习领会后,才深刻体会到:作风建设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精神,认真做好库房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行动。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规范权力运行、杜绝奢靡之风,说到底就是作风建设的生动实践。而库房作为单位物资验收、入库存储、流转的“心脏”,每一件物品的入库、保管、发放,都直接关系到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关系到单位的作风形象。过去,我或许会觉得“领多领少、用多用少”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学习八项规定后才幡然醒悟:一张纸、一颗螺丝、一根焊条的虚耗,看似微不足道,可积少成多就是对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与不负责任;对物资库存不盘点或盘点不清楚,造成物资积压,背后反映的更是责任意识的松懈与作风建设的疏漏。
在库房管理中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键要从“细”处着手。入库时,对每一批物资认真核对数量、检查质量,坚决杜绝“人情入库”“模糊登记”,确保账物相符、来源清晰,这是对规范用权的坚定坚守;保管时,根据物资特性科学存放,比如对办公用品分类整理、对耗材标注保质期,避免因受潮、过期造成浪费,这是对节约理念的具体践行;发放时,严格按照审批流程执行,不徇私情、不搞特例。记得有一次,同事领用打印纸时想多拿几包“备用”,我拿出领用标准耐心解释,最终按实际需求发放——这样的“较真”,正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赋予我的底气与责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库房管理员的“防线”也丝毫不能松懈。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日复一日的认真履职、一点一滴的勤俭节约,就是在为作风建设添砖加瓦。每当看到库房里整齐的货架、清晰的台账、合理流转的物资,我就会想起中央八项规定中“厉行勤俭节约”的明确要求。这份平凡的工作让我深深明白,平凡岗位也能有大担当,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合理利用好每项物资,就是对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的最好诠释。
作为基层工作者,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在库房管理的方寸之间,守住“不浪费一分一毫”的底线,筑牢“不徇私一丝一厘”的防线,就是在以实际行动守护作风建设的根基,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