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和”文化
金元特质文化
行为规范
员工天地
文艺沙龙
书画摄影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艺沙龙 > 正文
杨树浦的灯:追忆过去 照亮前路
发布时间:2025/7/14 10:57:59

广东新能源公司 李雨泽

指尖触到20世纪20年代通用电气仪表的金属表面,冰凉而厚重。杨树浦电厂的砖墙静立江畔,斑驳处藏着中国电力的百年故事。1882年7月26日,南京东路的15盏弧光灯亮起,让上海成为继伦敦、纽约之后,全球第三个通电的城市。那微弱的光,是中国工业觉醒的第一声心跳。

仪表盘旁的玻璃展柜中旧时工资表,记录着美商管理下的严苛等级。王孝和烈士在1948年牺牲前写道:“有正义的人士们必会替我们报仇”。24岁的生命定格在电厂历史里,他的铜像立在厂区,提醒我们光明的代价。

1925年五卅运动中,1700多名工人齐声罢工,用沉默对抗压迫。1950年2月6日,国民党轰炸机在电厂墙上留下9个弹孔,工人们用棉纱堵住管道裂缝,48小时恢复供电,那是用双手守护光明的奇迹。

站在集控室大屏前,指尖轻点就能调度千里之外的风电光伏。作为国家电投的青年一代,我们拥有先辈难以想象的科技力量:智慧电网精准调配能源,“国和一号”核电机组走向世界,沙特红海新城的光伏板反射着中国技术的光。但面对满墙的参数曲线,不由得向新生代的我们发问:我们是否还保有老师傅用棉纱堵漏时的担当?是否还有王孝和烈士视死如归的信念?如今,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多了全球视野与技术优势,但因欠缺磨砺,始终少了份绝境求生的韧劲。

黄浦江畔,杨树浦电厂的烟囱已改造成观光塔,煤码头变身滨江公园。而在贵州织金,新建的冷却塔正升起淡淡白雾——这是新时代的“48小时复电”挑战:不是抢修被炸的机组,而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与先辈相比,我们不必以血肉抵挡炮弹,却要攻克超低排放的技术难关;无需秘密传递情报,但要让清洁发展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与先辈相比,我们不必以血肉抵挡炮弹,却要攻克能源转型的科技难关;无需秘密传递情报,但需让清洁能源点亮更多角落。

离厂时回望,王孝和同志的雕像在飘扬的党旗下凝视。若他看见今日国家电投的风机在戈壁旋转,核电站守护万家灯火,定会欣慰于当年坚守的意义。电流如长河奔涌百年,我辈当以青年马克思主义传承者的担当,将先辈的坚韧织进新型电力系统,让五卅运动的精神在科技创新中延续——因为每一度电,都是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星火。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勿忘七七 记忆长存 [07-14]
跨界视角下的光与声 [07-14]
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 [07-14]
保持健康心态 工作生活愉快 [07-14]
思危守安 岁月无恙 [07-14]
守护机组运行的生命线 [07-14]
散文之约 [07-14]
星火燎原映华夏 百年征程铸辉煌 [07-14]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