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溪运营 陈佑娟
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且满含血泪的画卷,每一页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当我们轻轻揭开那尘封的岁月,走进这血染的历史长河,仿佛能听见历史深处传来的阵阵回声,那声音,穿越时空,带着岁月的厚重与沧桑,诉说着往昔的悲壮与辉煌。
在历史的回声中,我们清晰地听到了烈士们那激昂的诗篇。黄显声将军慷慨写下“萧萧易水有荆轲,千古犹传不朽歌。此日暂抛儿女态,莫将岁月再蹉跎”。这诗句,宛如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将全部的热血与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而杨虎城将军的“晋北大风起,东南战血多;誓摧铜马尽,还我旧山河”,更是充满了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收复山河的坚定决心。
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个地方,表面看似宁静祥和,实则暗藏着无尽的罪恶与苦难,那就是息烽集中营。它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集中营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这里,四面被崇山峻岭环绕,参天的古树遮天蔽日,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屏障。山里有波光粼粼的湖泊,湖水如镜,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树木;还有幽深神秘的洞穴,隐匿于山林之间。如此独特的地形,使其显得格外隐蔽和险要。不知情的人路过此地,或许会以为这是一处避暑的圣地,是大自然馈赠的人间仙境。然而,在这美丽的外表之下,却是国民党反动派残害革命志士的人间炼狱。无数的革命者被关押于此,遭受着非人的折磨,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信仰,与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为了自由、为了正义、为了国家的未来,他们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息烽集中营的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其中“义斋”为女监狱。是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对内称“新监”或“大学”,对外挂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
走进息烽集中营就给人以深深的压迫感,关押犯人的院子里的标语——天堂地狱,惟人自择。一栋栋、一间间狭小的牢房,让我深深感受到当年军统对待革命者和爱国人士的残酷。猫洞是集中营中审问犯人的地方,手段残忍,洞内即使犯人嘶吼外面也无人听见,新中国解放前夕军统当局也在此地活埋大量共党烈士,至今仍有大量尸骨未挖出。或许在那些革命烈士的心里,背弃了党国,即使衣食无忧也不过身在没有灵魂的地狱。
正因为有这样一批宁死不屈的民族脊梁,支撑着中华民族的擎天大厦,古老的中国才走到今天,眺望中国浩浩荡荡、走向伟大复兴的大好形势,我们相信任何妄想分裂中国的卖国贼、野心家,都将成为历史滚滚车轮下的小丑,将被中华民族所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