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电厂 黄仕慧
手掌又一次抚过行车操纵杆,这熟悉的触感里,是我二十余载光阴的刻痕。指尖碾过磨痕时,身后传来窸窣的脚步声——四个新入厂的年轻姑娘正踮脚张望,她们总爱亲切地叫我“姐”,声音脆生生的,把钢铁厂房都衬得柔和了些。
面对四个性格迥异的“徒弟”,我不得不摸索着各自的脾性,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偶尔在工作的空闲之余,我都会努力将这些年的行车操作经验倾囊相授,随机抽问她们关于“十不吊”等专业技术问题,每个人对理论知识深度理解显然还不够,实操过程中也出现不同问题,有时刚指点完一个,另一个又有了新问题,但我坚信技术方面只要肯攀峰,一步一步往上爬,总会登顶。
当她们随我升至平台穹顶,20米高空俯视,行车如飞行的巨兽,钢钩在我手中精准落位,一番娴熟操作后顺利将汽轮机的重要部件吊到了指定位置,她们眼中闪过惊叹!“姐,好酷啊!我们什么时候起吊操作能和你一样就好了!”可她们没看见的是,为了跟随司索,有时我整个上身几乎贴紧膝盖,颈椎腰椎跟着负重前行,为了紧跟检修工作,操作台上的水杯从早到晚都是满的。
在汽轮机钢铁丛林中持续奋战几乎12个小时,“徒弟”们跟车学习开始累得连连叫唤:“姐,每天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您是怎么支撑下来的?”我轻声道:“行车操作炫酷如烟花,辛苦如长夜,每一次成功的吊装都是多年辛勤工作的成果。起重行车工作要有一股韧性和具备匠人起重的责任感,切记焦躁不安。其实我们无论身兼何职都要有责任心,扛得起责任的人,才配得上梦想的重量。别看咱们行车司机小身板却有大能量,行车起吊蕴藏着无穷力量, 每一步操作都彰显着不凡,每一吊犹如力与美的盛宴,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完美的轨迹,自己内心也会得到满满的成就感,虽是辛苦但被认可如同温暖的阳光洒在心里,但你首先得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收获更多的回报,最终每一份肯定都会成为前行的动力!”
说话间我手指汽机平台,“你们看,行车下面检修人员们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忙碌而有序地穿梭于各个设备之间,他们身后是一个个家庭,起吊安全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我们每一次的操作,都是一次与重力的博弈,与安全的较量。吊钩下他们信任我们,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放在首位。用每一吊诠释责任和安全的重量。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一席话间她们目光如炬,“姐,我们明白了,行车起吊展现的不只是力量,更有那份坚持不懈的责任心。您是在以心印心,传心又传技,让我们真正明白行车起吊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此时,我道不尽,也言不尽,我对她们满怀期待!
从那天起我看到她们屏息凝神、反复练习,专注的眼眸里盛满星光,年轻的肩上扛起了一份责任!我蓦然懂得,传艺并非单向的给予知识技术的传授,更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传承。而她们以青春为薪火,也燃动了我在日复一日辛苦工作的荧烛末光。
在钢铁森林深处,我们“师徒五人”的脉搏正以各自节奏共同搏动着。传艺的灯火璀璨,就在这夏日汗水与夜晚星光中交织着,我们彼此映照,彼此燃动,它照亮了年轻的面庞,也照亮了我脚下这平凡而坚实的路。这份传承,是技术的延续,更是责任与匠心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