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清洁能源公司 杜世航
在织金清洁能源公司2号机组整套启动的关键时刻,发电机定子B相出线手包绝缘的直流耐压试验数据亮起“红灯”——泄漏电流超标,试验被判定不合格。这一意外结果如同一盆冷水,为项目整体进度蒙上阴影,隐患处理刻不容缓。
织金清洁能源公司电热检修部副主任侯光富闻讯立即行动,组织技术人员与发电机厂家展开紧急会诊。反复试验排除了误差干扰,最终将症结精准锁定在B相出线手包绝缘本身。此处绝缘非模具压制,完全依赖人工完成包扎、浸渍与固化,堪称设备内部精密的“关节”连接。深入分析揭示多重潜在诱因:层间难以察觉的微小气隙或褶皱;云母带、树脂等材料搭接比例或浸渍均匀性欠佳;局部包扎紧实度不足;甚至内部冷却水管连接不牢导致渗水。正是这些细微瑕疵,在数万伏直流高压的严苛考验下被无情放大,导致绝缘性能下降,泄漏电流异常攀升。
“手包绝缘”虽非发电机主体,其脆弱性却如同希腊英雄阿喀琉斯那未被神水浸泡的脚踵——一处微小弱点,足以致命。在长期满负荷、高温、强振动的严酷运行环境中,此类初始绝缘缺陷极易演变为事故导火索。隐患若未根除,轻则引发电气性能劣化,折损机组效率与寿命;重则导致运行中绝缘击穿,瞬间引发单相接地甚至相间短路,酿成全厂非停事故,其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不堪设想。
面对暴露的“阿喀琉斯之踵”,决策果断:剥离B相出线手包绝缘查找病灶。果然,内部汇水管连接处轻微渗水被确认为试验数据异常的元凶。查明原因后,处理方案迅即制定:更换问题汇水管,经严格检查与试验确认合格后,重新进行高标准的手包绝缘包扎。此次迅速响应、精准定位、果断处置的系列行动,为项目最终冲刺扫清了障碍。
发电机安全运行的大堤,往往溃于被忽视的细微“蚁穴”。在追求清洁能源与高效机组的宏大征程中,唯有对每一寸绝缘、每一道工序心怀敬畏与恪守极致,方能筑牢守护光明与动力的基石。必须将“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的理念深植于设备制造、安装与维护的每个环节,确保钢铁巨轮在电力海洋中行稳致远,莫让“手包绝缘”成为令人扼腕的“阿喀琉斯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