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电厂 王贤钦
2004年10月24日,我们一行5人从原遵义电厂出发到黔西电厂报到,一晃就是19年。19年来,见证了黔西电厂的变化,参与了300MW机组的基建、调试和生产接管,参与了660MW机组的安全监督管理,我也从一名技术人员成长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今年,恰逢黔西电厂建厂2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年份里,我将分享在黔西电厂19年里发生的那些事、那些人。
“行”。19年前,我们五人从遵义到黔西,经兰海高速和贵毕公路4小时才到达黔西。到黔西参加工作后,偶尔返回遵义座公司交通车,回到遵义耗时都在4-5小时。现在,就目前黔西电厂所处的位置来看,地理位置是非常优越的,不管到遵义、贵阳还是到毕节,差不多都是1个小时车程,大大节省了我们出行的时间,为生活提供了便利,能够在黔西电厂工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住”。黔西电厂生活区坐落于黔西大酒店旁,生活区住房密度低、绿化覆盖高,最值得骄傲的是生活区内有足球场、2个篮球场、职工娱乐活动中心,就连现在的高档小区能具备以上健身设施的都屈指可数。黔西电厂在这20年来,机组容量由1200MW增加到1860MW,职工人数不断增加,住房问题逐渐突出,但不管是老职工入厂,还是新招进来的大学生,至少保证职工都有一间房可住。我现在都清楚的记得刚到甘棠生活区的情形,我们8人居住在生活区临时候班楼,上下铺,洗漱和上洗手间都必须到公共区域,已参加工作10年的我感觉一下回到了中专生活。夏天还好,只要能够承受蚊虫叮咬就行;最难过的是冬天,夜间打开寝室门,外面冰天雪地,必须全套着装到洗手间后快速返回。
“学”。我在黔西电厂工作了19年,学习上我有两件遗憾的事情。一是在担任汽机运行专责期间,有一本记录了汽机资料的“武功秘籍”,包含了汽机设备安装、调试的资料和地下管网布置图,对我来说非常宝贵,可惜在一次设备内部检查时将资料放在设备外面,出来后忘记拿走资料本,后来始终未找到。二是我电脑硬盘损坏,导致保存在电脑里面的所有图片资料丢失。其中包含了所有的汽轮机本体内部图片、所有的缸温测点、所有汽机辅助设备内部及外部结构相片。上述资料的丢失,对我后续开展资料查询和人员技术业务培训都影响较大,如果这些资料保存下来,尤其是地下管网布置图,对判断地下管道的名称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汽机运行管理岗位一直工作到2015年,很多职工认为我在汽机方面的技术业务强,实际上有三点经验要分享。一是要对所有的热工测点熟悉,主要是介质的压力、温度、流量、压差、位移、转速。要熟悉测点的安装位置,这样热工测点变化才能准确分析工况的变化,才能及时发现设备是否正常;二是运行人员必须对系统熟悉、有哪些放水管、排空门,操作才不会遗漏;热力系统上有哪些管道接入,每条管道的作用,操作才不会错误;三是要对异常工况及时分析和建立台账,不断总结、日积月累,任何人员都可以成为专家。
“抢”。我所说的“抢”,指的是敢于执行规章制度,养成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习惯。我始终对在4号机组调试中为争夺紧急停机控制权的情形无法忘怀。4号机组汽机首次盘车就电流超限、盘车卡跳,在机组冲转中高压缸前汽封冒火花、机组轴承振动超限,施工单位为确保机组顺利通过168h,不允许运行人员手动停机。我们作为业主,必须确保设备安全,机组振动达到振动规定上限值必须停机。于是电厂方与施工方在汽机盘上就上演了“抢”夺紧急停机控制权的大戏,最终在我们运行人员的坚持下,调试单位与施工方积极联系西安热工院在汽机转子上加装动平衡,最终机组在2006年12月24日开始168小时,在2006年12月31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实现了机组“一年三投”。 运行人员必须要熟悉规程和各项制度,严格按照规程启停设备,按照要求运行维护好设备,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必须果断,该停机则停机,确保设备安全。
“严”。机组投产,主机运行部在安全管理上非常严格,尤其是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如果值长不重视捞渣机和放渣,该值长待岗1个月。在待岗期间,每天8小时都守在1号炉捞渣机,检查捞渣机运行情况。汽机专业早上一颗照明灯未按照规定关闭,考核500元。部门安排的工作没有完成,该专业专工被诫勉谈话和书面检查,暂停专工岗位。现在想来,当时主机部的严格管理,才有4台机组顺利接管和安全运行。严格的管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才能确保政令畅通、才能确保生产有序。
2023年,我们迎来了黔西电厂建厂20周年, 作为黔西电厂的一名普通职工,我们有幸生活和工作在这个和谐友爱的大家庭里!祝愿黔西电厂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