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袁亚
人生如棋,识局者生,破局者存。行走在人世间,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困局,而破局的过程,是命运对我们最好的馈赠。
认知破局,打开思维枷锁,扩大格局
认知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叔本华曾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认知牢牢禁锢着。”
认知体现在对自我和外界事物的认知两个层面。自我认知会影响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认知水平的基础。在自我认知层面,大致可以分为“我知你知”“我知你不知”“我不知你知”“我和你都不知”这四种情形。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开拓认知,努力学习和吸收新知识,以便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通过认知,我们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并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更清晰的认识。
认知的局限会让人缺乏自信,害怕新鲜事物和挑战。面对一项新的工作安排,他的第一反应是退缩,“我以前一直是做某方面的工作,从没做过这方面的事情,我怕我做不好,所以你还是找别人吧”,他就像那个一遇到老师点名就恨不得把头低到桌子底下的同学。他习惯于做自己习以为常的事,他对食物的口味也可能多年如一日不变,总之他喜欢待在自己设定的舒适圈中。
认知的枷锁需要自己从内部打开,别人能提供的永远是建议,就像让我们温暖的是自己的体温,而不是被子。实际上我们从没有完全了解自己,正是对自我认知的盲区让我们畏难、畏惧创新。而认知破局,把思维打开,勇于接受新任务新挑战是开发自我潜能的前提,人在很多时候干成的事情都是“逼”出来的,越是让我们不舒服感到压力的事情越是能够激发我们的斗志。
眼界破局,消除大脑盲区,变得优秀
眼界,是个人对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范围。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问题、思考事物,并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一个人的眼界越宽广,越能够把握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迎接更广阔的人生。
思维决定眼界,还是眼界决定思维,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事物都是矛盾的综合体,我认为思维和眼界正是矛盾的两面。僵化的思维会阻止我们看长远,眼界自然会变得狭隘,而拥有开拓思维的人往往拥有高深的眼界。认知会影响行动,而行动亦会改变我们的认知,认知的一个外在表现是眼界。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做过的事,最终都会反映在我们的眼界中。
拥有开阔的眼界意味着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不被限制于狭隘的观点。这样的思维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让我们接触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了解不同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这有助于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持对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敏感度。也能够更好地与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人交流和合作,建立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人脉。这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以及创造更多的机会,而最终会让我们变得更优秀。
行动破局,重启人生钥匙,走向成功
认知是想做一件事,而行动是做成一件事,并不是把事情做完。我们行动的目的是要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而不是瞎忙一通应付了事。
行动要找对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只要有利于行动目标达成的,都是好方法。比如考试,有人喜欢提前周密谋划,有人喜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有人喜欢死记硬背不放过教材上的任何一句话,有人喜欢做思维导图,记大框架和大概念,忽略细碎的知识点……他们都有可能通过考试,因为他们选择的都是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我不喜欢与人分享我考试成功的经验,如若非要说,我会第一句话就告知大家,这是我自己的方法,你可以参考,但是不一定适合你。
行动还要找对方向,方向对了,事半功倍;方向错了,越用力危害越大。行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瓶颈,有人会建议我们再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最后可能发现值得称赞的只有我们的坚持不懈,而目标并未达成。行动不能凭着一股子劲往前冲,要时常停下来检视自己,我是否在正确的跑道上?还有没有更高效的方法?我有没有什么遗漏的细节?……有时候即使发现自己的努力是白费,仍然不舍得放弃,正如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你再怎么不舍得,那些已与你的决策无关。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破局的工程。只有不断突破边界,去思考,去行动,方能拨云见日,拥有更大的人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