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王菁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潜移默化中让我对美又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美无处不在。人们总说“小美见于表象,大美在于人心”,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在《谈美》中提出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而这,也成了受益我一生的座右铭。
朱光潜的《谈美》。文章构思逻辑连贯、层层递进,内容论述严谨,道理深入浅出。同时也揭示了学习美、了解美的核心问题。朱先生用客观、全面、准确、凝练的句子对美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精准的阐述,引导广大读者学习美,从而能够轻松读懂美背后的深刻含义。朱光潜在序言中指出:“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作为一个美学家,作为一个美学上的引路人,朱光潜以一个更加清晰和灵动的视角,带给人们关于美的感受,可谓是集美学的集大成者。
时至今日,真、善、美成为了多年以来人们津津乐道的关于生活追求的三个方面。我发现美的体现主要是在人与物的关系上面。朱光潜先生在该书中用了这样的标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像我们去其他地方旅行,当我们提着行李箱,从自己习惯甚至厌倦了的地方去到其他人习惯甚至厌倦的地方,反而觉得新鲜。你对陌生人所在城市充满好奇,陌生人此时也正在对你所在的城市充满好奇。人性使然,这些都是对美最直观的表达。因为熟悉和厌倦而对一件事物的美形成了一种疲劳的固化看法,当遇见了新鲜事物,就又重新燃起了好奇的兴趣,便格外关注,看待的角度和评判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同样类似的话语,我在另一本书《人生的枷锁》中也读到过,关于人生之美,书中提到“人生也不过是一种格局而已,生活既无意义,也无必要,生活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
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心情不好时,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在与我们作对。看待事物的变化,会随着心境的变化而变化。人们都说,拥有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可以发现美、对待美,应当用一种善于发现的、更加专情的对待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朱光潜先生让人们真正开始懂得美从哪里来,懂得了什么是美感,启迪人们不断去探寻真美的脚步,懂得美的真谛。正如先生在书中提到的“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这样的关于美的哲学,带给后来人深刻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