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电厂 税胜超
古语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初我知其义不求甚解,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沉淀,我逐渐意识到阅读带给自己一种心灵的洗礼和精神上的蜕变,尤其是一本好书为自己赋能的厚重感,我至今心怀感念。当然,这还要从《平凡的世界》说起。
《平凡的世界》,内容如它的名字一样,描写的是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平凡人,他们在岁月的打磨中演绎着平凡的故事、在匆匆的时光中锤炼出愈益坚韧的品格。书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但最让我动容的是孙少平,他对知识的渴求令我折服,学生时代的孙少平赖以生存的不仅是那几个高粱面馍,更有书本中丰饶的精神食粮。他通过读书对抗长时间体力劳动对精神的禁锢和摧残,在阅读中让灵魂和身体同步前进。孙少平从一名穷苦学生转变为一名矿区工人,在矿区工作时,他保持阅读的习惯,利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为报考煤矿技术学校做准备。他虽然只是一名采矿工人,但他的心胸、思想和格局超乎常人,这得益于他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在广泛涉猎中开拓了视野,在持续不断的知识充电中提高了格局,孙少平用文字和阅读反击生活的磨难,散发着乐观坚毅的人格魅力,在黑乎乎的矿区里闪闪发光。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人人自危的恐慌笼罩在呼吸的空气里,幸运的是我在氤氲的迷雾中邂逅了路遥先生呕心沥血创作的鸿篇巨著,在阅读中沉静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新冠肺炎改变了日常的生活方式,《平凡的世界》改变了我不喜阅读的脾性,我不是一个自律的人,但我在《平凡的世界》中感受到了故事情节和文字带给自己循序渐进的沉浸感,这也使我浮躁和迷惘的生活有了阳光照射的痕迹,和孙少平一道,我试着和自己对话,审视自己颓丧的状态,在书本中回归本我,及时调整到良性状态,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所有的不确定性,不害怕也不退缩,同时不停地去改变自己,在读书习惯的养成中逐渐增加阅历、积累知识、稳定心态,每当从消极情绪中脱离,我就会感慨,原来我也是被知识眷顾的青年呀!
有人说过,少年时读《平凡的世界》,以为自己是孙少平,身处逆境不屈于世俗;稍长些读,以为自己是孙少安,向现实低头但不败于世俗;成人后读,方知自己不过是王满银,浑浑噩噩,破罐子破摔,自以为厌倦了世俗。我想这正如我们人生的阶段,青年时期不甘平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努力挣脱世俗的枷锁,在平凡的日子里经历着三人的颠沛,收获着三种人生阶段,这并不冲突,正如路遥想向读者传递的思想:我们每个人生而平凡,却因为热爱生活而自带光环。
我想,阅读的价值就在于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作者一身的美丽与悲壮,从文字中汲取勇毅前行的力量。感谢《平凡的世界》,让我回归阅读,让灵魂的高光闪耀在每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光。